車庫鏈輪25%高端材料空白 高端裝備配套能力亟待提升
2020-02-15 10:59:43??????點擊:
車庫鏈輪高端裝備業的基礎配套能力發展滯后,其配套的高端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及基礎材料(下稱:“三基”)供應不足,正成為制約我國
重大裝備和高端裝備發展的瓶頸。
目標:“十二五”銷售收入占比由8%升至15%
高端裝備制造業指的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
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
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我國現階段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重點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
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
數據顯示,我國裝備制造業2009年、2010年連續2年產業經濟總量位居世界一。而高端裝備制造業2010年實現約1.6萬億元銷售收入,約
占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的8%左右。
工信部今年5月份印發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裝備規劃》)指出,未來5-10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
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裝備規劃》提出,到2015年實現“產業規模躍上新臺階”、“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組織結構進一
步優化”等目標。
其中,201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6萬億元,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業增加值率達到28%。
2015年初步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高端裝備技術創新體系,骨干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超過5%,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高端
裝置得到普遍推廣應用,高端裝備重點產業智能化率超過30%。
《裝備規劃》還提出目標,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二五”末提高2個
百分點,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高端結構材料:25%空白 45%質量不穩定
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基礎配套能力的支撐。其基礎配套能力一般指的是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及基礎材料
。其中,基礎制造工藝是指機械工業生產過程中量大面廣、通用性強的鑄造、鍛壓、熱處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及特種加工工藝。
而基礎材料則特指機械制造業所需的小批量、特種優質專用材料。
但是,據胡名洋透露,當前我國高端結構材料存在著,成熟材料產業化能力不足;新材料的仿制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材料體系
標準化能力不足等問題。
他進一步表示,我國高端結構材料自給率不高,其中有25%的材料完全空白,關鍵技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完全不具備產業化條件,關鍵
的零部件依賴進口。
且大量材料的品質較低,45%的材料雖能生產但質量不穩定,保障能力不足,“能干展品,但不能干產品,質量高的產品不能實現批量生產
”,“相當大部分材料,雖然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可以生產,但存在產品整體質量較差或穩定性、可靠性低、合格率低等問題,不能完全滿足發展需求”。
重大裝備和高端裝備發展的瓶頸。
目標:“十二五”銷售收入占比由8%升至15%
高端裝備制造業指的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
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
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我國現階段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重點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
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
數據顯示,我國裝備制造業2009年、2010年連續2年產業經濟總量位居世界一。而高端裝備制造業2010年實現約1.6萬億元銷售收入,約
占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的8%左右。
工信部今年5月份印發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裝備規劃》)指出,未來5-10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
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裝備規劃》提出,到2015年實現“產業規模躍上新臺階”、“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組織結構進一
步優化”等目標。
其中,201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6萬億元,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業增加值率達到28%。
2015年初步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高端裝備技術創新體系,骨干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超過5%,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高端
裝備產品和知名品牌。
裝置得到普遍推廣應用,高端裝備重點產業智能化率超過30%。
《裝備規劃》還提出目標,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二五”末提高2個
百分點,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高端結構材料:25%空白 45%質量不穩定
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基礎配套能力的支撐。其基礎配套能力一般指的是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及基礎材料
。其中,基礎制造工藝是指機械工業生產過程中量大面廣、通用性強的鑄造、鍛壓、熱處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及特種加工工藝。
而基礎材料則特指機械制造業所需的小批量、特種優質專用材料。
但是,據胡名洋透露,當前我國高端結構材料存在著,成熟材料產業化能力不足;新材料的仿制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材料體系
標準化能力不足等問題。
他進一步表示,我國高端結構材料自給率不高,其中有25%的材料完全空白,關鍵技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完全不具備產業化條件,關鍵
的零部件依賴進口。
且大量材料的品質較低,45%的材料雖能生產但質量不穩定,保障能力不足,“能干展品,但不能干產品,質量高的產品不能實現批量生產
”,“相當大部分材料,雖然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可以生產,但存在產品整體質量較差或穩定性、可靠性低、合格率低等問題,不能完全滿足發展需求”。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非標鏈輪的設計應該融合三個方面的要求 2020/1/13